今天带来的城市是-合肥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安徽省辖地级市、省会,是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11月,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4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28.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为936.99万人,城镇化率达82.28%。2021年,合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12.8亿元。
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施水(今南淝河)流经此地与古肥水(今东淝河)汇合,故曰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有“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的美誉。
辖区:4个市辖区、4个县、1个县级市。
蜀山区-取自合肥城区内唯一的一座山大蜀山
蜀山区,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合肥市内四区之一,位于合肥主城西部,全区总面积663平方千米。
合肥市70%的科教资源坐落蜀山区,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0余所,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院所60多个,以及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大科学工程、重点实验室105个。
蜀山区,其前身是合肥市西市区、合肥市第三区。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合肥划市区为第一、二、三区。
1951年11月,中共合肥市西市区委、区政府成立。新成立的西市区。
2002年3月,根据合肥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全市四个区重新进行了调整和划分,将西市区更名为蜀山区。
瑶海区
瑶海区是合肥传统工业区和城区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及重要交通枢纽。历史悠久的“坝上街”自古就是车船码头,是古庐州仓廪米布交易的繁华之地,是合肥商品经济发展的摇篮;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服装商贸名城”称号。
1950年4月,遵照皖北行政公署指令,车站区派出所行政区辖职权转由新成立的合肥市车站区行使。
1960年,城市开展公社化运动,该区于当年6月5日改成立为东市区人民公社(区人委仍存留。中共车站委员会更名中共东市区人民公社委员会。
1968年5月18日,东市区人民公社撤销,改成立东市区人民政府。机关驻地蚌埠路472号。
2002年3月,合肥市进行区划调整,该区更名为合肥市瑶海区。
庐阳区
庐阳区,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合肥市内四区之一暨主城核心区,以板桥河为界与瑶海区相望,西与肥西县毗邻,南连包河区、蜀山区,北与长丰县接壤。
合肥自秦代置县,长期为“古庐州府”址,合肥老城区主要集中在庐阳区。两千多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柳塘春水藏舟浦、兰若秋风教弩台、张辽威震逍遥津等众多古迹。
秦朝置合肥县,属九江郡。
西汉时先属淮南王国九江郡,后淮南国废,设九江郡,合肥仍属之。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合肥改属扬州九江郡。
唐朝时改庐江郡为庐州,先后属庐州、淮南道庐州、庐江郡。
北宋时先后属淮南道庐州、淮南路庐州、淮南西路庐州,均为州治。
南宋时,庐州曾为金占领,寄治巢县,旋即收复,仍为州治。
明朝时先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后属南京直隶庐州府,均为府治。
清初属江南省庐州府。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属安徽省庐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分为三道,属安庆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行政督察区,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安徽省省会从立煌(今金寨)迁至合肥,省政府机关驻区境。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合肥市设区,第一区、第二区在今庐阳区境内。
1951年11月,在第一、第二两区基础上成立东市区。
1960年6月,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撤销南市人民公社。
2002年3月6日,合肥市实行新区划建制,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
包河区
包河区以合肥市原郊区为主。2002年,合肥市郊区更名为包河区。
包河区以合肥市原郊区为主。
1951年1月,合肥市设两个郊区,11月合并为城郊区,
1952年8月,分为东郊区和西郊区,
1955年1月,又合并为城郊区;
1960年3月,改为蜀山区,6月改为北市区;
1963年5月,改为郊区。
2002年,合肥市郊区更名为包河区。
巢湖市-因境内有巢湖故名
巢湖,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合肥市代管。
巢湖居皖之中,古称南巢、居巢,秦时设居巢县,唐朝设立巢县,1984年1月,撤销巢县设立县级巢湖市,1999年7月,撤销县级巢湖市设立居巢区,2011年8月,撤销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
商时地属南疆,故名南巢。《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秦统一后,置郡县,今柘皋一带为橐皋县,今巢湖以南为居巢县,也作居鄛,两县均属九江郡。
东汉末年,曹操占据居巢,此后一直隶属曹魏。
西晋在原居巢境内分设居巢、临湖、襄安,隶属庐江郡。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设无为军,巢县隶属之;至道二年(996年),县治设巢城(今巢湖市址)。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再称巢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巢州为巢县。
清废州设府。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巢县属庐州府,归江南左布政使辖;康熙元年(公元1667年)改属安徽省,后属安庐滁和道辖。
1949年4月21日,巢县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
1952年2月4日,巢县改属芜湖专区;同年,县政府从柘皋迁至巢城。
1958年8月7日,巢县改属合肥市。
1961年4月13日,巢县复属芜湖专区。
1965年7月14日,复设巢湖专区,巢县隶属之。
1971年8月29日,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巢县隶属不变。
1984年1月4日,撤县改市成立巢湖市,行政区域不变,仍属巢湖地区。
1999年7月9日,根据《国务院撤销巢湖地区设立地级巢湖市的批复》文件,县级巢湖市改设为居巢区,隶属地级巢湖市;12月6日,居巢区举行正式成立揭牌仪式。
2011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居巢区改设为县级巢湖市,新设的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8月23日,县级巢湖市正式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