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畦字的读音为qí,与常见字“齐”字同音,《正韵》里对畦字的注音为“戸圭切,音攜”。
造字本义:
“畦”字由“田”和“圭”两部分组成。“田”字,我们都知道,代表的就是田地,而“圭”字,这里它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在古代,圭是一种长条形的礼器玉器,这在“畦”字里,是一条条整齐排列的土埂,把田地划分得井井有条。
古人在创造时候,是想表达什么呢?从字形上看,“田”字部分,自然是指庄稼地,而“圭”字部分,就是比喻长条形的土梗。“畦”的造字本义,就是指那些培土很高、用以种植的长条形土梗,确保农作物的根部有足够的松土空间。
至于字义的引申,从最初的本义出发,后来“畦”字也用来指代整地培土种植的动作,或者是作为量词,用来修饰高出地面的种植地块。比如,我们可以说“一畦菜地”,就是指一块整齐划分的菜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中对“畦”字的解释如下:
"田五十亩曰畦。从田圭声。户圭切。"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畦”字的解读是这样的:
段玉裁引用了《离骚》中的“畦留夷与揭车”,并指出王逸注解为“五十亩为畦”。他进一步解释说,按照《孟子》的说法,圭田五十亩,因此“畦”字从“圭田”会意兼形声。他提到“畦”字也用作“畦畛”,即田埂的意思,举例《史记》中的“千畦姜韭”,韋昭注解为“畦犹壟也”,意指畦田间的垄一样。
段玉裁还提到了“畦”字的读音和字形来源,指出“畦”字的发音是从“户圭切”而来,属于十六部。他解释说,“畦”字由“田”部首和“圭”声旁组成,意味着字既表达了田地的划分,也通过“圭”字的发音来指示其读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里对“畦”字的解释说“畦”就是古代田地里划分出来的一块块小区,特别是那种五十亩大小的地块,就被称作一畦。
《康熙字典》还提到,“畦”不光能指大块的地,还能当量词用,比如说“千畦姜韭”,那就是成千上万块地里种的姜和韭菜,场面相当壮观。“畦”还跟田地的各种设施、布局有关系,比如畦堰、畦棱、畦陌这些词,都是说的田间地头的那些个道道、坎坎的。
再深入一点,“畦”还有格式、规矩的意思,比如“畦町”,就好像是说田地被划分得整整齐齐,很有规矩的样子。
含义用法:
来看下畦字的如今的含义和用法。
畦通常指的是田园里被划分成的小块区域,这种划分往往用于种植作物,比如蔬菜或者庄稼。一片广阔的田野被整齐地分成了一块块,每一块都是一个“畦”,这样不仅方便管理,也便于灌溉和施肥。
在古代,“畦”还有着特定的面积含义,据上边《说文》的记载,五十亩田地就可以称为一“畦”
“畦”字也用作动词,意味着按照一定的规划进行种植。比如在《楚辞》中,就有“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的描述,这里的“畦”就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划种植各种植物。
根据畦的含义,“菜畦”一词的读音是“cài qí”,意思是指菜地,通常是指种植蔬菜的小块土地,被划分成整齐的小块,便于管理和耕种。
而“畦町一词”的读音是“qí tīng”,“畦”在这里也是指小块的土地,而“町”通常指田地之间的小路或小道。所以“畦町”可以理解为田间小路,或者是田地划分的小块之间的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