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闷热、雨水不绝,许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表现:早上醒来非但没有睡饱的感觉,反倒自觉身体困重、疲倦;大便黏腻、粘马桶;舌苔发白,看着就不健康……
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湿气重”的常见症状。
什么是湿气?
中医认为,“湿”为“六淫邪气”之一,其性粘滞、易伤阳气,其病缠绵难愈。
湿气又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多因居住环境潮湿、涉水淋雨等外来的湿气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湿内生。
不管是内湿还是外湿,当湿气进入人体,都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轻者可能就像上面所说的几种不适反应,重者则可能与痰、瘀相聚集,滞留在某一处,时间长了很可能形成大家熟知的结节、囊肿、肌瘤等。
所以,我们不能任由湿气在体内壮大,一旦身体发出相应的反应,就要及早治疗,免得情况越拖越严重。
针对这一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个千古祛湿方——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为张仲景传世的经方。
药物组成为: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它除湿的方法很特别,这就是“晒”。
怎么晒?一个是用桂枝。桂枝温通阳气,好比太阳出来,用阳光晒湿邪。
一个是用茯苓和白术。它俩都可以健脾,茯苓利水,白术燥湿,这就保证湿邪所在这块地方,是干燥的。不然。你上面晒,下面还一个劲儿地返潮,那还能晒干吗?不可能。所以,得上下一起努力。
最后,加一个炙甘草,健脾益气和中。
你看,这就是古人,晒干水湿的方子。而且,方中苓桂相助,温阳利水之力更强,又与白术相伍,则培土制水,相得益彰;白术虽偏燥,得甘草之缓,祛湿而不伤阴,此乃刚柔相济、冲和之方。
只不过,方子是这样的,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却又不一样了,毕竟我们也不可能照着方子生病不是。更何况,病邪并不总是单独出现的,比如有寒湿、湿热之分,所以大家用药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