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课程的价值
① 对个人的价值:指化学对于个体适应社会、个体职业选择、个体认知发展、审美体验等意义
② 对国家、民族的价值:指化学对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经济、军事的发展意义
③ 对化学本身的价值:培养公众对化学的理解和热情,有助于化学科学的发展,化学课程也为培养自己的建设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科学素养的内容
① 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② 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
③ 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
基于上述三点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理解科学本身;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3、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
①在处理与他任何与环境的关系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概念、方法、技术和价值进行抉择
②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一来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
③能够分辨科学证据和个人观点的不同
④能够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
⑤能够分辨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功能和限度
⑥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⑦明白科学来源与人类的视野,并理解科学知识的暂时性,当资料充分后知识会改变
⑧因为拥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能够赞赏别人的科学成就
⑨对世界充满乐观的态度
⑩能够采用和科学相同的价值观,所以能够使用科学和享受科学
⑪能够终身持续探讨科学并增加其知识
4、STSE教育的实质(Stience technology social education)
STS、CTS,均将培养目标转向更多加关心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所谓“应用领先观”的教育理念,即讨论问题不再是从化学学科开始,随后编排与学科知识相关的应用及技术和社会的思考,而改变为主题及应用性的问题出发,根据需要合理编制有关化学学科知识,即从强调个人与学科知识转向更多关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社会价值,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5、课程(化学课程结构:宏观-课程的组织形式+微观-课程目标·内容等)
宏观结构:
①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初中阶段:必修 高中阶段:必修+选修)
③基础型课程(必修)、拓展型课程(学科[必修]+社会实践[选修])研究型课程(必修)
④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是最为常见的课程。它主要继承某一传统学科的特点,以比较简约的方式将学科发展的序列通过概念·原理的组合展现出来,形成知识体系。分科课程有它的优点,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重视思维的逻辑性。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差异很大。学习内容往往不限于某一学科。从学习素材的选择上看,综合理科更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应用,容易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内容结构上看,综合理科关注统一的科学概念和对不同学科具有共同属性的科学方法。理科综合课程与理科分科课程的差距在缩小特别是化学课程与当今的sts热点问题(如环境治理·能源开发·资源保护·基因合成·粮食增产)密切联系在一起,使理科综合课程与理科分科课程之间出现了一个“平衡点”。以环境·能源·资源为线索的化学课程或以化学为主的综合理科课程不断问世,分科课程内部的综合化趋势已日趋明显。